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非遗服饰数字化再现的价值与实践

2024-08-20 14:071900
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,倡导传统文化复兴。作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,非遗服饰不仅反映了特定地域、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,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工艺价值。然而,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手工服饰文化产业,使得非遗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困难重重。近年来,数字技术迅猛发展,其能够实现对非遗服饰的精准记录和复原,为我国非遗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助力。由此,应以数字技术为引擎,通过数字化建模、数字化建档、数字化展览、数字化传播等方式,让非遗服饰焕发时代新活力。

数字化再现为非遗服饰保护传承“添翼”

如今,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中的数字化手段日益丰富,非遗传播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愈加成熟。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服饰保护和传承“添翼”,推动非遗服饰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,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,进而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。

一方面,数字技术能够生成非遗服饰的数字模型,精确记录和再现非遗服饰的形态、材质以及手工艺细节,不仅可为非遗服饰的永久保护提供保障,而且还为非遗服饰研究学者提供清晰翔实的资料;另一方面,非遗服饰数字化再现可打破时空限制,使世界各地受众均可了解和欣赏我国非遗服饰的独特之美。以短视频、纪录片、社交媒体等形式实现非遗服饰的影像化再现,助力我国非遗服饰文化的传承;借助互动体验等形式实现非遗服饰的动态化展示,为大众提供近距离了解传统非遗服饰的窗口,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老工艺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非遗服饰的数字化再现还可为现代时尚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来源,不仅可激发设计师的创意思维,打造新的文化产品,还可拓宽非遗服饰文化的市场空间。

王耀希在《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》一书中指出:“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通过数字采集、数字存储、数字展示、数字传播来搭建整体框架。”数字化赋能非遗服饰的再现、保护和传承,利用数字技术将使原本静态的文化现象转化为动态立体的虚拟内容,从而为非遗服饰注入现代活力。在具体实践中,可考虑通过数字化建模、数字化建档、数字化展览和数字化传播等方式,助力非遗服饰实现数字化再现,开启非遗服饰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纪元。

利用数字化建模再现非遗服饰工艺细节

非遗服饰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,受地理位置、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,诸多珍贵的非遗服饰无法广泛展示给大众。加之保护文化遗产的条件有限,导致大量非遗服饰因自然损坏、保存不当而流失殆尽。如今,CLO 3D、DC Suite等数字建模技术的发展使非遗服饰得以穿越时空的束缚和隔阂“重见天日”。

为了更好地实现非遗服饰的数字化再现,应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清晰描绘非遗服饰的版型、款式、纹样、颜色等,真实再现非遗服饰的立体结构和纹理细节,以立体真实的非遗服装视觉效果,为非遗服饰后续的保护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。例如,利用CLO 3D数字建模软件可对非遗服饰进行绘制,并模拟模特试穿效果,使非遗服饰的呈现更为立体、直观。

利用数字化建档再现非遗服饰丰富内容

过去,非遗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主要依赖书籍文字或平面图像。数字时代背景下,大数据的发展不仅能够将散落各地的非遗服饰收集起来,建设成资料详尽的数据库,而且还可利用多媒体全方位、立体化再现非遗服饰的历史文化、制作工艺等。因此,在数字化再现实践中,应利用大数据广泛搜集不同民族和地区非遗服饰的外观形态、色彩纹理、传统纹样等内容。在此基础上,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,进一步整理和挖掘非遗服饰的历史背景、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,形成系统全面的非遗服饰资源库,实现对非遗服饰的数字化记录,从而为非遗服饰的研究和教育提供基础资料。

利用数字化展览再现非遗服饰历史风貌

在数字技术加持下,由各大博物馆发起的以数字化为媒介的文化展览,逐渐成为文化输出的有效方式。利用这一形式对非遗服饰进行数字化再现,既可拓宽非遗服饰的展示空间,也能使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服饰的魅力,助力非遗服饰文化传承。一方面,全国各地博物馆应利用数字平台举办线上非遗服饰展览,借助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,将受众置于虚拟的历史场景中,以沉浸式、开放式的交互体验感受非遗服饰的穿着效果和使用场景,激发受众对非遗服饰的探索兴趣。另一方面,应打造非遗服饰数字博物馆,全方位展现非遗服饰的历史资料、工艺制作视频等,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访问,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均能了解和欣赏非遗服饰。

利用数字化传播再现非遗服饰文化魅力

一方面,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介,可为非遗服饰的数字化再现提供重要载体。因此,可将非遗服饰与影视作品相结合,或是拍摄与非遗服饰相关的电影、纪录片等,实现非遗服饰的影像化转化,使其成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服饰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例如,纪录片《服装里的中国》《锦绣纪》等,以生活视角记录多种非遗服饰的手工制作过程。另一方面,利用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搭建数字化在线平台,通过举办非遗服饰传承人线上讲座、开辟非遗服饰网络销售渠道等方式,强化非遗服饰与大众之间的互动,从而使非遗服饰更广泛地融入大众生活,彰显非遗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推动非遗服饰数字化再现,既是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是契合新时代新变化的具体体现。在这场古老与现代的对话中,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手段发掘非遗服饰的文化价值,才能使非遗服饰在现代生活中彰显时代魅力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夏末秋初 吃鸭肉降秋燥
夏末秋初,“秋老虎”时时发威,空气变得温燥,有人已经出现了上火症状。公共营养师王鑫提示,平时可适当食用鸭肉,有滋阴降秋燥的作用。  在常见的肉类食物中,鸭肉是最适合用于初秋滋补的。中医认为,鸭肉性味甘

0评论2024-09-27393

肾结石患者不能补钙?菠菜炖豆腐都不能吃了?
说起“钙”,很多朋友的反应可能是补钙骨头更硬、牙齿更硬,以此类推,有些人就把补钙和结石联系在了一起。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会认为肾结石和“钙”脱不了干系,他们中很多人会问,得了肾结石是不是不能吃豆腐,也不

0评论2024-09-27456

青少年减轻体重有哪些有效方法
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。  会上,有记者提问:暑期是家长带孩子外出的旺季,可假期过后,很多人在享受各地美食的同时,也发现体重有所增加,请问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重,

0评论2024-09-27365

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爱牙从正确刷牙开始
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,这对其一生都是受益的。那么日常维护口腔健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,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医生对以下几个问题给出提示。  乳牙反正都要掉,需要认真刷吗?乳牙虽然是临时的,但乳牙的健康状

0评论2024-09-27377

人的一生为何有两次“断崖式”衰老?
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: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。实际上,这种感受并非错觉,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,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。《自然·衰老》杂志最新报道称,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

0评论2024-09-27388